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基金內扣費 吃掉1/4預期報酬

【經濟日報╱綠角】

在選購基金時,投資人通常懂得注意手續費的多寡。每當基金代銷機構推出手續費優惠活動時,往往讓投資人趨之若騖,紛紛投入基金投資的行列。

但買賣基金時的手續費,只是基金費用之一,是外顯且較引人注意的成本。真正對投資成績有龐大殺傷力的內扣費用,反而容易讓人忽略。

基金內扣費用中最主要項目便是經理費。以股票型基金來說,這個費用最常見的數字是1.5%。也就是說每投資100元在基金中,不論賺賠,基金公司每年會從中收走1.5塊錢。

100塊只收走1.5塊,很少嘛,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可大了。我們換幾個方式來看這「小小」的1.5%。

假如股票型基金的預期報酬在扣掉通膨後是6%好了(這是個很樂觀的估計),那麼你每年花費1.5%的基金經理費,就等於是將四分之一的預期報酬割讓給基金公司,宛如一個25%的另類「所得稅率」。

請問政府的所得稅13%或是21%繳起來感覺如何呢?而且政府是你有賺錢才收所得稅,但基金公司可是不管有沒有替你賺到錢,都可以收你這25%的「所得稅」。

我們知道股票的預期報酬高過債券,債券的預期報酬高過現金。為什麼?很簡單,因為股票的風險大於債券,債券的風險大過現金。愈高風險的資產類別,就有較高的預期報酬,每高出一份風險所帶來的更多報酬,就叫做風險溢酬。

根據倫敦商學院教授Elroy Dimson的統計資料顯示,股票高過債券的風險溢酬約是每年4%。所以,透過股票型基金投入股市,然後繳交每年1.5%的經理費。這個行為等同於放棄 37.5%的風險溢酬。也就是說,這樣的基金投資人同意冒100%的股市風險,但只拿到剩下的62.5%的風險溢酬。請問,這樣合理嗎?

1.5%的經理費看起來很小,因為那是總資產的1.5%。基金公司希望它看起來很小,這樣投資人才不會注意內扣費用的高低,才不會想要比較或是將它壓低。所以基金公司當然會選用總資產百分比的方式來顯現內扣費用的高低。

其實小小的1.5%也是6%預期報酬的四分之一,也可以是4%風險溢酬的37.5%,小小的1.5%其實正張著血盆大口,毫不留情的吃掉原本可以放在你手上的投資報酬。

況且,許多基金相關頁面在展示資料時,只顯示經理費,彷彿這只是唯一的內扣費用。事實上,基金還要給保管機構費用,還要聘法律顧問,還要請會計師做財務簽 證,還要給券商交易手續費等等。這些錢全部加起來,才是一支基金完整的內扣費用。這個全額的內扣費用,我們叫做總開銷比(或總開支比)。

境外基金的投資人可以到台灣晨星網頁(http://www.tw.morningstar.com/),先找到所要查詢的基金。然後在個別基金資料中的「費用」一欄,就可以找到基金內扣的總開支比率。

投信基金的投資人可點選投信投顧公會網站(http://www.sitca.org.tw)左欄的「產業現況分析」中的「境內基金」,然後點選「基金資料彙總」中的「各項費用比率(年)」。有很大的可能性,你會意外地發現,原來手上的基金,每年收走自己那麼多錢。

日常選購物品,我們都會留意物件的標價。你是否會不看標價就把東西拿到結帳櫃台?但你是否不知道基金內扣費用多寡,就在買基金呢?

(本文作者為網路知名財經部落客,曾出版「股海勝經」。部落格以推崇指數化投資,以投資人觀點出發,提供少見於主流媒體的觀點。)

【2009/12/22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